在“五一”前夕,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红色的革命沃土高塘塬,参加纪念渭华起义90周年的活动。作为革命前辈的后代,我首先对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渭南市委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参加过渭华起义和西北革命根据地斗争的老红军、老同志,向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90年前,正当大革命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血腥的屠刀。血雨腥风之下,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根据 “八七决议”精神,中共陕西省委先后领导了清涧、渭华、旬邑等多次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928年3月,省委决定在党的力量强大、群众基础较好的渭华地区发动起义,以西安东部为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特委,省委常委刘继曾兼任书记,准备组织农民起义。1928年初,唐澍和我爷爷谢子长在1927年10月12日的清涧起义和12月30日的韩城二次起义失败后,回到西安给省委汇报。省委先后派唐澍、刘志丹、廉益民、吴浩然和我爷爷到我党控制的许权中旅准备起义。
5月1日,在渭南崇凝塬正式建立了我国北方第一个革命政权——崇凝区苏维埃政府和陕东赤卫队。随后,在赤水镇、阳郭镇、高塘镇、三张镇……苏维埃政府的旗帜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竖立起来。5月10日,许权中旅开赴高塘参加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主席刘志丹(景挂),总司令唐澍,政委刘继曾,参谋长王泰吉,参谋主任高克林,政治部主任廉益民,军党委书记吴浩然,总顾问许权中,谢子长担任军委和军党委委员,兼任第二大队队长。农民武装与革命军队相结合,形成了方圆二百平方公里的红色割据区域。
渭华起义威震西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陕西的统治。敌人视起义为心腹大患,先后纠集了三个师的兵力及渭华一带的警察、民团向起义中心区域大举进攻,起义军民同仇敌忾,同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战斗中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政治部主任廉益民、军党委书记吴浩然等为革命英勇捐躯,数百名工农革命军战士、赤卫队员壮烈牺牲。最终由于敌众我寡,兵力过于悬殊,7月初起义以失败告终。
刘继曾、唐澍、刘志丹等共产党人领导和发动的渭华起义,是在全国大革命陷入低谷时,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清涧起义之后,全国最具影响的起义之一,是中国北方地区起义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久的工农武装暴动。渭华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北反动统治阶级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斗志,渭华起义开创了群众武装斗争与革命军队相结合实行武装割据的新形式,进行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探索;开创了在军事建制上在人民军队设立政治委员的先河。渭华起义还为我党培养和锻炼了政治、军事干部,为创建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纵观历史,渭华起义是怀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热血青年,把革命思想播撒在渭华大地上,引导群众走向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过程;是坚决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共陕西省委、陕东特委要求许权中旅及时参加渭华起义的指示,服从党的决定、听从党的指挥的过程;是千百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书写民族不朽篇章的过程;以刘志丹、习仲勋和谢子长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以渭华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作为镜鉴,发扬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抛头颅、洒热血,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创建了我党土地革命时期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及全国革命斗争的总后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今,距渭华起义爆发已过去90年。90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个光荣而庄严的时刻,我们深切怀念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刘志丹、习仲勋和我爷爷谢子长等老一代革命家。深切缅怀渭华起义中英勇牺牲的唐澍、廉益民、吴浩然等革命烈士和千千万万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他们的牺牲奉献,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赶考”的任务仍未结束,只有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方能使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牢记来路方能坚定前路,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我们今天纪念渭华起义,就是要发扬“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 的革命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远跟党走,在蓬勃奋进的新时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明,系渭华起义领导人谢子长的孙子)